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树木倾斜监测与倒伏风险智能预警系统
    时间:2025-04-09 涉川
    一、方案概述
    随着城市绿化规模的持续扩大,树木安全隐患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风、暴雨、病害、根系松动等因素可能引发树木倾斜、倒伏,严重时将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为此,提出一套基于高精度倾角传感器、重力加速度模块和4G无线通信技术的“树木倾斜监测与倒伏级别提醒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具备全天候在线监测、三级风险分级、远程告警推送和云端管理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行道树、公园古树、校园、景区等场景,有效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的智能化与科学化水平。

    二、监测目标
    1. 实时监测树木的X、Y轴倾斜角变化,获取树体是否发生偏移或歪斜;
    2. 监测树体重力变化与微位移,识别突发性结构异常或倾倒动作;
    3. 判断树木倾倒风险级别,并依据阈值设定触发不同等级的风险预警;
    4. 通过4G通信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远程集中监管;
    5. 支持远程Web端和手机App查看所有监测点状态,结合GIS地图管理树木位置及健康风险等级;
    6. 系统可生成详细的历史数据曲线和报告,用于树木安全评估与事件追溯分析。

    三、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前端感知设备、通信模块、供电模块、数据处理平台组成:
    • 倾角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树木的双轴倾斜角度变化,精度高、响应快;
    • 三轴加速度模块:用于捕捉震动、突然摆动、风力摇摆等瞬时动作;
    • 通信模块:内置4G全网通模块,确保现场数据可靠上传至平台;
    • 电源模块:采用低功耗电池与太阳能板结合,保障野外连续供电;
    • 后台监控平台:集成设备管理、地图可视、报警管理、数据分析、权限管理等功能;
    • 远程控制终端:通过Web端与手机App实现远程数据查询、风险等级确认和历史趋势比对。

    四、监测方法与原理
    1. 每株树木安装一个倾斜监测终端,设备与树干固定在1.2至1.5米高度处,记录初始参考垂直角;
    2. 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X、Y轴方向角度变化,设定采样频率为1~2次/分钟;
    3. 系统内置的AI分析模块实时判断数据变化趋势,如连续缓慢增长、突发剧烈波动等;
    4. 系统根据预设角度阈值,将树木倾斜状态分为正常、预警、危险三个等级;
    5. 达到警戒阈值后,设备通过4G模块立即上传数据,平台自动推送短信、微信、App报警信息;
    6. 结合后台地图系统,工作人员可快速定位风险树木,安排巡查、加固或砍伐处理。

    五、倒伏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参考设定)
    • 一级状态(正常):树木倾斜角在0~10度以内,处于自然风摆或正常生长状态,无安全隐患;
    • 二级状态(预警):倾斜角在10~20度之间,可能因根系不稳、地面松动或强风影响发生偏移,需加强观测;
    • 三级状态(高危):倾斜角达到或超过20度,或加速度异常(如突发震动),存在即将倒伏的严重风险,需立即派人处理。
    该分级可结合不同树种特性、根系深度、地形地貌进行个性化调整。

    六、硬件配置参数参考
    名称
    技术参数说明
    倾斜角度传感器
    测量范围±90°,精度±0.3°,分辨率0.1°,输出方式RS485或TTL
    三轴加速度模块
    精度±0.005g,频率采样10Hz~50Hz,适应风震检测
    4G通信终端
    Cat-1/Cat-4网络支持,内置SIM卡,支持断点续传与重连
    电源模块
    内置12V锂电池,太阳能板≥10W,连续阴雨天可工作不少于30天
    安装支架与固定系统
    抗风防雨防紫外结构,支持快速安装与替换

    七、平台与远程功能说明
    • 实时数据查看:可通过手机App或Web平台实时查看每棵树木的倾斜角、报警状态、最后在线时间等信息;
    • 地图定位显示:后台自动绑定树木编号与坐标信息,实现可视化分布图查看;
    • 多级告警配置:支持不同等级报警内容、接收人和通知方式配置(短信、微信、邮件);
    • 历史数据存储:支持数据回溯、趋势对比、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
    • 设备批量管理:支持数百到上千监测点集中管理,方便城市绿化系统扩展;
    • 远程OTA升级与维护:管理人员可远程完成软件升级与参数调整,避免频繁现场维护。

    八、方案实施与部署建议
    1. 优先选择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区域、历史古树、公园景区等区域部署重点监测;
    2. 每棵大乔木配置一个独立设备,编号建档并与地图坐标绑定;
    3. 安装前对传感器进行初始化校准,记录初始角度;
    4. 设置合适的监测间隔与报警阈值,结合气象数据动态调整;
    5. 根据报警等级快速响应,安排现场复查和应急处理。

    九、效益分析
    • 在公共安全层面,系统可有效减少因树木倒伏引发的行人伤害、车辆受损事故;
    • 在管理效率方面,可显著降低城市绿化部门的人工巡检频率与人力投入;
    • 在数据管理方面,系统长期积累的监测信息可用于树种抗风性分析、城市植被风险模型构建;
    • 同时具备极高的可复制性与扩展性,适用于各类绿地、园区、市政景观环境;
    • 提高园林绿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为智慧城市提供生态安全基础支撑。

    十、适用场景
    • 城市道路两侧行道树安全监测;
    • 公园、湿地、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保护;
    • 山地边坡或生态带区域植被稳定性观测;
    • 校园、医院、政企园区等树木密集的公共区域。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