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车间符合职业健康PM标准监测
时间:2025-04-21
涉川
方案介绍
工业生产车间在焊接、打磨、切割、抛光、化工、粉体装卸等作业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细颗粒物(PM2.5/PM10),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及其他职业病。
为有效识别、评估并控制车间内粉尘污染水平,建立一套持续监测、标准对照、数据分析、预警提醒、远程可视化管理的智能PM颗粒物监测系统,不仅是企业落实职业健康责任的关键步骤,也符合智慧厂区、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现代工业管理发展方向。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工业车间内PM2.5、PM10浓度;
-
对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自动判断是否达标;
-
记录粉尘浓度波动趋势,辅助风险评估;
-
向管理者提供预警信息和改善建议;
-
支持远程数据查看、历史导出和第三方系统对接。
需求分析
当前工业企业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面临以下挑战:
-
粉尘无色无味,靠人工巡查难以发现污染高峰;
-
粉尘浓度不定,传统手动检测周期长、滞后性强;
-
无系统性数据支持,难以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
-
缺少粉尘浓度与标准对照机制,健康风险评估不够量化;
-
环保、安监、卫监等监管部门对颗粒物数据透明度要求提升。
因此,需部署一套自动化PM颗粒物检测系统,全面覆盖工作时段、作业区域,并符合国家标准《GBZ2.1-2019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卫生标准》。
监测方法
采用激光粒子检测原理的高精度颗粒物传感器,部署于关键生产区域(如焊接区、打磨区、粉体投料区、通风死角等),实时采集空气中PM2.5、PM10浓度。数据通过4G无线采集主机上传至云端平台,并与国家限值对比,实现达标判断与异常预警。
平台支持电脑网页和手机小程序查看,可导出粉尘浓度趋势图、评估报表和职业健康对照分析,便于企业安全环保部门及时介入干预。
应用原理
-
激光散射测量法:对空气中悬浮颗粒进行实时光散射分析;
-
浓度自动计算:平台自动生成当前浓度并判断是否超标;
-
数据云端上传:通过4G/以太网/WiFi等方式上传至云平台;
-
远程可视化监管:支持管理端远程随时调阅车间空气质量;
-
历史追溯分析:支持生成职业健康数据档案及异常报警记录;
-
与标准对比:系统内置国家或行业职业卫生限值,自动判别达标情况。
功能特点
-
实时自动监测PM2.5/PM10,采样频率可调;
-
内置职业健康浓度限值判断模型;
-
支持多人远程访问,权限分级设置;
-
可设置超限报警并通过短信/微信提醒;
-
系统兼容通风系统控制或净化联动设备;
-
报表可导出为EXCEL/PDF/CSV,便于职业健康归档;
-
支持接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智慧园区平台等第三方系统。
硬件清单
-
激光粉尘颗粒物监测终端(PM2.5/PM10)
-
4G无线数据采集主机(支持多点传感器接入)
-
高温高湿工业型防护外壳(IP65等级)
-
远程监控云平台账号+手机小程序端
-
支架/墙装固定组件、电源适配器
-
报警输出模块(选配联动排风/净化设备)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项目
|
参数指标
|
---|---|
PM2.5监测范围
|
0~1000 μg/m³,误差 ≤±10%
|
PM10监测范围
|
0~2000 μg/m³,误差 ≤±10%
|
采样频率
|
30秒~10分钟可调
|
通信方式
|
4G全网通、RS485、以太网、WiFi(可选)
|
报警方式
|
声光报警器/短信推送/微信通知(可定制)
|
工作环境温度
|
-10℃~+60℃,适应工业现场环境
|
电源要求
|
AC220V 或 DC12V 低压供电
|
方案实现
-
确定关键扬尘工艺流程或密闭空间内布点位置;
-
安装颗粒物监测终端并接入4G采集系统;
-
配置国家标准中PM2.5/PM10职业暴露限值阈值;
-
设置预警规则、上传频率与可视化图表格式;
-
管理人员通过网页/小程序查看数据,导出报表;
-
系统支持自动联动净化器/排风扇等设备(可选);
-
所有数据形成可追溯职业卫生监测记录档案。
数据分析
-
实时浓度曲线图展示
-
日/周/月浓度趋势报告
-
超标时段统计与响应分析
-
职业健康暴露评估对照表
-
数据留档导出与监管平台上传功能
-
多工位、多车间污染水平分布对比图
预警决策
-
可设定分级浓度阈值(轻度/中度/严重);
-
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车间主管、安全员;
-
触发后联动打开除尘器、风机等设备(选配);
-
预警记录留痕,便于后续事故回溯和整改评估;
-
系统支持提前预测高风险时段并自动报警。
方案优点
-
遵循职业健康法规,满足标准化治理与申报要求;
-
精准识别污染高峰,支持及时调控;
-
自动记录、自动分析,便于归档和申报;
-
提高员工健康安全保障,提升企业信誉与监管合规度;
-
系统部署灵活,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
-
具备拓展性,可接入其他环境参数监控(如噪声、VOC等)。
应用领域
-
金属加工车间(焊接、切割、打磨)
-
水泥、建材、陶瓷等粉尘密集行业
-
化工/制药粉体投料与装卸环节
-
家具喷涂、玻璃纤维、铸造作坊
-
机械制造厂、印刷车间、电子生产区
-
职业健康管控重点行业试点区域
上一篇:矿石破碎、运输环节粉尘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