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与大坝渗压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时间:2025-04-09
涉川
一、方案背景
在深基坑工程、大型水利枢纽、大坝体工程及隧道边坡等地质结构中,孔隙水压力(渗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若渗压未能及时监测与控制,可能引发边坡失稳、坝体渗漏、基坑突涌等重大事故。因此,建立一套自动化、在线化、智能化的渗压监测系统,成为保障工程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基于高精度振弦式渗压计或电容式传感器,结合4G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和远程可视化平台,实现对渗压数据的全天候实时采集、上传、分析与预警,提升监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渗压变化;
-
监测地下水位变化,识别潜在渗流或突涌隐患;
-
构建渗压-时间曲线,分析水压力发展趋势;
-
实现分区布点远程监控,适用于分布广泛的工程结构;
-
达到预警阈值自动推送告警至监控平台和手机;
-
支持历史数据分析、分层展示、报表导出与图表生成。
三、系统组成
-
渗压传感器
-
振弦式或电容式渗压计,埋设于坝体、基坑边坡、地层关键部位;
-
-
数据采集终端
-
支持多路传感器接入,内置4G模块,具备数据缓存与传输功能;
-
-
供电系统
-
市电或太阳能+锂电组合供电,确保恶劣环境下持续运行;
-
-
云端监测平台
-
实现数据采集、展示、预警、分析、报表输出、权限管理等功能;
-
-
远程访问系统
-
支持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电脑网页等方式查看数据。
-
四、监测原理与布设方法
-
监测原理
-
渗压计通过感应周围土体孔隙水压力,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或频率信号,通过数据终端转换上传;
-
振弦式适用于长期监测、电磁干扰强环境,电容式适用于低成本、高精度实时测量场景;
-
渗压变化可反映地层水位、渗透势、封闭性、渗流通道等特性变化。
-
-
布设建议
-
对于大坝,应在坝体、坝基、坝肩等多层分布安装传感器;
-
对于基坑,应沿支护结构、基底、中间土层垂向布点;
-
通常每层设1~3个渗压监测点,结合工程结构可按需增减;
-
所有布点信息进行编号建档,与监控平台绑定地图坐标,便于后期定位与识别。
-
五、预警等级设置(可定制)
等级
|
渗压/孔压变化参考值
|
状态描述
|
响应措施
|
---|---|---|---|
正常状态
|
≤初始值 + 10%
|
土体正常排水/无突变
|
继续常规监测
|
关注状态
|
初始值 + 10%~30%
|
土体孔压升高,渗流趋势加剧
|
加密监测,现场核查
|
预警状态
|
初始值 + 30%~50%
|
潜在渗漏/突涌风险
|
启动应急预案,限制作业
|
危险状态
|
≥初始值 + 50%
|
存在突涌、渗管、滑坡等风险
|
停工封闭,抢险处理
|
备注:具体预警阈值应依据项目初期静态值和地质类型调整。
六、主要设备参数示例
项目
|
技术参数
|
---|---|
振弦式渗压计
|
测量范围:0
|
电容式渗压传感器
|
测量范围:0
|
无线数据采集器
|
通讯方式:4G全网通,存储容量:≥1万组,上传频率可调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太阳能板≥30W,锂电池12V20AH,阴雨续航>20天
|
监测平台功能模块
|
实时数据展示、地图定位、分级预警、历史曲线、报表导出、权限管理等
|
七、平台与远程功能
-
实时监控所有监测点渗压变化,形成折线趋势图;
-
地图视图查看布点位置,自动标识异常点;
-
自动推送短信、微信或App通知告警;
-
支持历史数据回放、时间段对比、分析导出;
-
系统支持分级权限分配,建设单位、设计方、监理单位等可分权限查看;
-
云平台7×24小时在线,支持断点续传与数据缓存补传。
八、方案优势
-
高精度、低漂移:采用行业成熟的渗压感应器件,适应各类复杂土层;
-
4G无线通信:解决地形复杂、布线困难的工程通信难题;
-
智能预警系统:系统自带判断算法,结合阈值进行异常识别;
-
低功耗、远程管理:太阳能供电+远程OTA升级+无人值守;
-
平台化监测体系:可集成其他参数(倾斜、位移、雨量)形成综合监控;
-
适应复杂环境:IP67级防护,适合隧道、大坝、山区基坑等高湿高危区域。
九、应用领域
-
各类土石坝、堆石坝、水库大坝;
-
城市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监测;
-
地铁盾构井、隧道门户段基坑;
-
高填方、边坡、高边墙渗流预警;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监测;
-
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长期渗压监测。
十、效益总结
-
技术效益:实现数字化、无人化、连续性渗压监测;
-
安全效益:提前识别渗漏、滑坡、突涌等事故征兆;
-
管理效益:提高工程监管能力,减轻人力压力;
-
经济效益:减少因渗流失稳造成的灾损与加固维修费用;
-
扩展性强:可无缝对接其他物联网监测系统,如倾斜、沉降、雨量、视频等,实现智慧工程全链条安全监管。
上一篇:裂缝监测4G在线联网手机查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