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气体监测智能灭火系统
时间:2025-04-08
涉川
一、方案介绍
随着用电密度的持续增长,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承载装置,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安全挑战。诸如线路老化、元器件过热、接头松动、电弧拉弧、可燃气体积聚等问题,极易诱发火灾等重大事故。传统的烟雾报警器由于响应慢、覆盖单一维度,在火灾初期无法实现有效识别与及时处置。
为此,本系统基于厦门欣仰邦 S-CG203六合一传感器平台,集成了对烟雾、一氧化碳、甲烷、温度、火焰、电弧六类核心火灾诱因的监测功能,配合高稳定性联动灭火模块、4G无线传输设备和智能控制逻辑,实现对配电柜运行环境的“全场景感知、早期干预、联动处置、数据记录”的一体化闭环安全管理机制。
随着用电密度的持续增长,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承载装置,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安全挑战。诸如线路老化、元器件过热、接头松动、电弧拉弧、可燃气体积聚等问题,极易诱发火灾等重大事故。传统的烟雾报警器由于响应慢、覆盖单一维度,在火灾初期无法实现有效识别与及时处置。
为此,本系统基于厦门欣仰邦 S-CG203六合一传感器平台,集成了对烟雾、一氧化碳、甲烷、温度、火焰、电弧六类核心火灾诱因的监测功能,配合高稳定性联动灭火模块、4G无线传输设备和智能控制逻辑,实现对配电柜运行环境的“全场景感知、早期干预、联动处置、数据记录”的一体化闭环安全管理机制。

二、监测目标
-
实时感知配电柜内环境异常指标变化,如温度升高、气体泄漏、电气放电等;
-
在火灾发生前识别潜在威胁信号,并主动推送报警信息至管理端;
-
实现报警级别自动判断,并联动启动智能灭火装置,在火情初发阶段快速介入控制;
-
通过平台持续分析各类历史数据,形成多维火灾预警模型,提升整体消防防控能力。
三、需求分析
配电柜运行风险不仅来自短时间过载与突发短路,也来源于长时间高温运行、空气流通不畅、线路绝缘破损、电缆头松动等积累性隐患。本系统应对的实际需求包括:
配电柜运行风险不仅来自短时间过载与突发短路,也来源于长时间高温运行、空气流通不畅、线路绝缘破损、电缆头松动等积累性隐患。本系统应对的实际需求包括:
-
提高火灾识别准确率,降低传统误报漏报率;
-
替代人工值守,支持无人环境下的独立运行;
-
保证关键时刻自动灭火、断电、联动通知的快速响应;
-
提供可回溯的数据与报警记录,辅助管理单位溯源与整改。
四、监测方法
本方案采用厦门欣仰邦 S-CG203六合一一体化传感器作为核心监测单元,具体监测方法如下:
本方案采用厦门欣仰邦 S-CG203六合一一体化传感器作为核心监测单元,具体监测方法如下:
-
利用半导体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甲烷气体与一氧化碳气体浓度;
-
使用高灵敏光学感应器件对烟雾粒子浓度进行动态采集;
-
内置数字温度探头,实时监控配电柜内部热变化;
-
外接RS485接口的火焰与电弧探测器,分别识别明火与高频电气扰动;
-
所有数据通过S-CG203内置的4G模块即时上传至云端控制平台;
-
触发报警阈值后,控制单元向灭火系统发送动作指令,实现灭火联动操作。
五、应用原理
本系统基于多源感知数据融合技术、环境模型识别机制和智能判别算法进行工作。主要原理如下:
本系统基于多源感知数据融合技术、环境模型识别机制和智能判别算法进行工作。主要原理如下:
-
物理层:通过S-CG203多传感器实时收集环境气体、电气特征信号等基础数据;
-
数据层:数据上传云平台后进行预处理、去噪、分类与标签化处理;
-
算法层:通过设定的判定逻辑(如CO浓度+温升+电弧同时超过阈值)自动评估风险等级;
-
响应层:当危险等级超过设定级别时,系统自动触发联动指令,执行灭火喷放、断电控制、声光警报及远程通知;
-
记录层:所有触发事件、历史数据与用户操作记录均储存在数据库,供后续分析、审计、复盘使用。
六、功能特点
-
六合一监测集成:单模块内融合六大类安全要素检测,提升系统一体化程度;
-
快速部署与稳定运行:S-CG203安装便捷、即插即用,支持全天候高湿高尘环境;
-
高可靠性传感精度:支持工业级电气火灾识别标准,误报率低,抗干扰能力强;
-
联动式灭火响应机制:配合七氟丙烷或气溶胶装置,实现全自动化灭火处置;
-
远程智能平台管控:配套管理系统支持手机APP、网页端实时查看、远程控制;
-
4G无线通信覆盖广泛:适配各种复杂场景,无需现场布线;
-
历史记录可追踪:平台提供图表化界面,全面记录运行状况与异常日志。
七、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技术描述
|
S-CG203传感器主机
|
烟雾+CO+CH₄+温度+RS485火焰+RS485电弧六合一模块
|
智能灭火装置
|
气溶胶或七氟丙烷灭火组件,支持联动触发喷放
|
声光报警器
|
接收报警信号后启动,发出声光警示
|
4G通信模块
|
集成于S-CG203内部,支持公网数据上传
|
配套电源模块
|
DC12V/24V供电,具备电源冗余与UPS接口
|
数据云平台
|
提供图表、日志、控制、报警推送等功能
|
八、硬件参数
参数项
|
数值范围/精度说明
|
烟雾浓度检测
|
0~10000ppm,响应时间<15秒,误差≤±5%FS
|
一氧化碳浓度
|
0~1000ppm,响应时间<60秒,误差≤±3%FS
|
甲烷气体浓度
|
0~10000ppm,响应时间<30秒,误差≤±3%FS
|
温度监测范围
|
-40℃~125℃,精度±0.5℃
|
火焰识别距离
|
0~10米,响应速度<5秒
|
电弧检测频段
|
5~100kHz,可设电弧能量级别过滤
|
通信方式
|
内置4G全网通模块,支持主流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
|
工作电压
|
DC 12~24V,电流<200mA,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
九、方案实现
-
现场评估与位置布设:针对配电柜分布,设计合理的传感器布点;
-
设备安装与参数设定:将S-CG203设备连接电源及联动接口,配置预警阈值;
-
平台对接与测试:启用云平台账户,绑定设备后进行数据通信与联动联调;
-
火情模拟与验收:现场模拟烟雾或高温状态,验证报警及灭火响应机制;
-
运行维护与数据查看:后期平台支持告警提醒、参数修改与数据备份功能。
十、数据分析与预警策略
系统平台提供以下数据分析与报警机制:
系统平台提供以下数据分析与报警机制:
-
趋势曲线分析:支持CO、CH₄、烟雾、温度4个核心指标的日/周/月趋势图;
-
多指标交叉识别机制:同时满足任意3个异常指标触发报警信号,提高判断精度;
-
分级预警管理:设定黄警/橙警/红警三级响应策略,分别对应信息提醒、灭火联动、断电保护;
-
用户日志分析:每次报警动作均保留处理人、时间、结果日志,具备责任回溯功能。
十一、方案优点
-
提高安全防护等级,有效遏制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
响应速度快,处置机制完善,避免火情扩大;
-
集成化设计减少布线与维护工作量;
-
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工成本;
-
提供可视化平台,有助于监管单位管理效率提升。
十二、应用领域
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城市大型供电系统中的中低压配电柜;
-
工厂车间的工控箱、配电室;
-
商业综合体的电源管理中心;
-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供电系统;
-
医疗机构、地铁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
-
电动车充电站、变电所配电隔间等关键电气点。
十三、效益分析
效益类型
|
内容说明
|
安全效益
|
防止电气火灾蔓延,有效遏制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
管理效益
|
通过数据可视化与远程控制,提升维保效率,减轻运维负担
|
经济效益
|
减少维修与赔偿成本,延长配电系统使用寿命,提高资产运行稳定性
|
社会效益
|
提高单位整体安全等级,符合应急管理规范,提升公共消防防控能力
|
上一篇:电线杆防倾倒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