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应用
时间:2025-02-26
涉川
一、方案概述
森林火灾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大气污染,甚至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传统的人工巡查手段效率低、反应慢、难以覆盖大面积森林,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灾隐患。
本方案采用4G无线通信,集成红外热成像、可见光视频监控、空气质量传感器、气象站、AI智能分析等多种监测手段,构建全天候、远程、智能化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实现火情早发现、预警精准化、应急响应快速化,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适用于林业管理部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景区、草原防火、应急管理部门等场景。
二、系统架构
1. 数据采集层
-
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全天候监测温度异常,发现火源及热点区域。
-
可见光摄像头:提供高清视频画面,辅助人工远程确认火情。
-
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火灾产生的CO、CO₂、PM2.5、PM10等污染物。
-
风速风向传感器:预测火灾烟雾和火势扩散方向。
-
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条件,评估森林火险等级。
-
降水量传感器:分析降水状况对火灾风险的影响。
-
燃料湿度传感器:检测林下可燃物(枯叶、枯枝)湿度,评估火灾风险。
-
气象站(可选):提供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气象数据,支持火险预警分析。
2. 数据传输层
-
4G无线通信:支持远程实时传输监测数据,提高监测覆盖范围。
-
LoRa/NB-IoT(可选):用于偏远地区的低功耗数据传输。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层
-
AI火点识别算法:结合红外热成像、可见光视频和空气质量数据,智能识别火情。
-
火险等级预测模型:根据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燃料湿度,计算火灾发生风险。
-
烟雾扩散模拟:结合气象数据预测烟雾和火势传播路径,提前预警受影响区域。
-
历史数据分析:建立森林火灾风险数据库,为长期防火策略提供依据。
4. 预警与管理层
-
远程监测管理平台:林业和应急管理部门可通过PC端或APP远程查看火情监测数据。
-
多渠道报警通知:支持短信、邮件、APP推送、广播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
应急响应联动:联动无人机巡查、森林消防队、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响应火情。
三、硬件方案
设备名称
|
功能描述
|
技术参数
|
---|---|---|
红外热成像摄像头
|
远距离探测火源热异常
|
探测范围:-20~600℃,红外灵敏度≤50mK
|
可见光摄像头
|
远程视频监控
|
分辨率:1080P/4K,红外夜视功能
|
CO传感器
|
监测一氧化碳浓度
|
量程:0-1000ppm,误差≤±3%
|
PM2.5/PM10传感器
|
监测大气颗粒物
|
量程:0-1000μg/m³
|
风速风向传感器
|
预测火势扩散方向
|
量程:0-30m/s
|
温湿度传感器
|
监测环境条件
|
误差≤±3%RH/±0.3℃
|
燃料湿度传感器
|
监测可燃物湿度
|
量程:0-100%RH
|
4G数据采集终端
|
远程传输监测数据
|
低功耗,工业级设计
|
四、系统部署与安装实施
-
监测点布设
-
高火险区域:如长期干旱地区、风力较大区域。
-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监测旅游、露营、野炊等火灾高风险活动区域。
-
边防和交通要道周边:监测森林火灾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
历史火灾高发区:结合历史火灾数据,重点部署监测点。
-
-
设备安装与联网
-
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安装在高处,覆盖大范围森林区域。
-
空气质量传感器部署在森林腹地,监测烟雾浓度变化。
-
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山顶、空旷区域,预测火势扩散方向。
-
4G无线通信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
-
预警触发与响应
-
智能火点识别: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或烟雾浓度超标,系统自动触发报警。
-
火势扩散预测:结合风速、温湿度数据,计算火势可能蔓延的区域。
-
多渠道预警通知:短信、APP推送、广播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
联动应急响应:可启动无人机巡查或指派巡逻队员确认火情。
-
五、系统功能特点
-
全天候监测:红外热成像+空气质量监测,夜间和恶劣天气下依然高效监测。
-
多维度预警分析:结合火源探测、气象数据、烟雾分析,提高准确率。
-
远程监测与自动报警:支持4G远程传输,无需人工值守,提高监管效率。
-
智能火势预测:分析风向、燃料湿度、气象数据,预测火势传播路径。
-
低功耗长续航:LoRa/NB-IoT低功耗通信,适用于偏远森林地区。
六、应用场景
-
国家森林防火监测站:提升全国森林防火能力。
-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防止人为活动引发森林火灾。
-
草原防火监测:检测草原火灾隐患,保障生态安全。
-
山区边界与交通要道:降低森林火灾对人员和交通的影响。
上一篇:秸秆焚烧预警监测系统应用方案